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远高于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其中轻微污染、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比例都是四类土壤利用类型中最高的。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4、2000亿元/年
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起步于“十一五”,“十二五”正处于预热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到百亿。
市场空间海外参照测算: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土壤修复行业已经发展了三四十年,土壤修复也成为是环保投资的重点,可以占到环保总产值的30-50%,占GDP的比例在跃进阶段可以达到0.7%,在成熟调整阶段可以达到0.5%左右。对标海外,假设土壤修复的市场达到GDP的0.3%,考虑中国2016年GDP值为67.67万亿元,对应的市场规模为2000亿元/年。
耕地修复方面,根据全国18亿亩耕地总量和19.4%的污染超标率估算,我国有近3.5亿亩耕地受不同程度污染待治理,其中重度污染的量合计为133亿立方米。考虑处理深度1米,以处理一立方米土壤均1000元来估算,考虑场地修复、矿山修复和重度污染耕地修复我国土壤修复的累计潜在市场将达20.9万亿。
5、21.28亿元
2015年全国土壤修复合同签约额达到21.28亿元,比2014年的12.74亿元增长67%。全国从事土壤修复业务的企业数量增长至900家以上,在2014年约500家企业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番。2015年全国土壤修复工程项目超过100个。土壤淋洗、原位加热、微生物化学还原等一批高精尖修复技术被实际运用在土壤地下水修复工程项目中。
6、5000亿元
国海证券5月18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十三五”土壤修复政策目标已定,盈利模式有望跟进。“十三五”规划纲要100个重大工程涉及开展 1000万亩耕地修复和4000万亩被污染耕地的风险管控。以耕地修复 5万元/亩计算,仅耕地修复在“十三五”期间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000亿元。A股中永清环保、维尔利等上市公司,涉及土壤治理相关业务。
随着“土十条”发布在即,节能环保企业也在加紧土壤修复市场的布局,“十二五”期间,土壤修复市场是以政府为主导,今年“土十条”的出台势必带动社会民资对土壤污染治理市场的投资,政府与民企的PPP模式有望成为“十三五”期间土壤修复市场的主导发展趋势。
相关专题:破“土”而出 土壤修复市场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