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补偿制度发展路线图渐明晰

节能环保一言堂
关注

国家生态补偿框架也正在不断延伸。补偿范围从单领域补偿延伸至综合补偿,补偿尺度从省内补偿扩展到跨省补偿,补偿方式从资金补偿转变为多元化补偿。

王金南表示,单领域补偿方面,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已经成为我国流域共同开展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正在不断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稳步推进;湿地、耕地等其他领域生态保护补偿也在积极推进。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已从单领域补偿拓展到综合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不断优化,补助范围不断扩大,补助资金逐年增加。

从省内补偿拓展到跨省补偿。从省内基于水质目标考核的补偿政策,拓展到跨省的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

从资金补偿拓展到多元化补偿。首先,国家与生态补偿相关的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加。其次,市场化补偿机制成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补充。第三,将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或产业项目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 健全长效机制

对于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的推进方向,王金南认为,首先要继续完善和加强生态补偿制度顶层设计。包括法律保障、部门协作、资金支持、机制跟进、技术支撑等方面。引导生态保护补偿由单一性要素补偿向基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综合性补偿转变,确保被补偿区域生态产品产出能力持续增强,以生态保护补偿助推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形成与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的良性互动。

其次,要进一步健全新安江补偿长效机制。将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作为常态化机制固化下来;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机制,上下游通过共建新安江绿色产业基金、PPP基金、融资贴息等多种方式,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新安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第三,建设流域生态补偿的“中国模式”。首先,扩大补偿资金使用范围,明确资金规模,增加对企业、渔民、林农、生态移民等生态保护者直接补偿,解决部分生态移民、环境质量维护和监管日常运营资金的问题。其次,开展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合理评估新安江流域生态系统生产价值,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建立基于价值核算的生态补偿机制。其三,与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合作,构建“中国模式”,进一步强化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财政资金的利用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近年来中央财政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增长也比较快。从2016年的决算和2017年的预算来看,中央财政对新安江流域的转移支付规模已经达到5.6亿元。如何管好、用好这块资金,成为突出问题。他建议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来推动资金的有效合规使用。

来源:经济参考报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