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气候变化或是导致巨型动物灭绝根本原因

OFweek环保网 中字

  :在冰河世纪,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新几内亚形成了一块单独的陆块-Sahul。

  这是一片奇怪而充满敌意的土地,比现在更干旱、冰冷,中心地带面积占据整块大陆的70%以上,巨型动物称霸着这片贫瘠的荒漠。

  其中包括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有袋动物袋熊,其体型可媲美犀牛;体型超过200公斤的大型、短面袋鼠;身高接近于鸸鹋但体重为其两倍的陆禽。这些动物是有毒巨蜥和袋狮的捕食对象。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动物并非都是巨型的,只是比现有物种相对庞大而已,例如与大型犬只相当的针鼹。总共约有90个大型至巨型物种/亚种曾经生存在这片大陆。而今仅有少数大型袋鼠存活下来。

  这些动物灭绝的原因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罪魁祸首"的身份始终未定:究竟是气候原因,还是人类之手?

袋狮等巨型动物并非灭绝于狩猎

  在历史上,曾有一些研究人员声明已成功论证这一原因,但此类声明一般都寿命短促。因为理论依据非常不足:与人类活动、人工制品以及灭绝动物相关的可靠证据太少,且人类对这片广阔土地的环境变化也知之甚少。

  近年来情况开始有所变化。人类大约在5万前涉足于此,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大多数巨型动物在这之前已经消失。在灭绝的约90个巨型动物物种中,大约50个物种尚未从化石沉积层中找到其存在痕迹。其他物种大约消失于5万年前,但仍旧远远早于第一批土著居民的到来。

  仅有约8-14个巨型动物物种的灭绝时间与人类活动明确重叠。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在人类之前,动物呈交错、阶梯式逐渐灭绝,也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证明人类曾捕杀过这些在Sahul大陆上生活过的巨型动物。

  从地质时间的角度看,大多数物种的灭绝与人类活动完全无关。毋庸置疑应该归咎于气候或气候相关的影响。

  而归因于人类的解释又如何站住脚跟呢?

  支撑这一观点的是两项关键假设。一是土著居民到达时,这些巨型动物尚存在;二是所有先前的冰川期气候几乎大同小异。因此唯一行得通的原因就是人类的到来及其后续活动。

  现在看来,这两项假设都站不住脚。事实上,许多古气候学家一直认为,Sahul在后30-40万年期间遭遇了持久的阶梯式气候恶化,长期趋势是日益干旱且不稳定的气候。

  近年来这一观点得到了证实,来自南极冰芯的新数据以及对古中部澳大利亚湖平面的分析为其提供依据。

  据分析,45万年前南半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且此后开始变得更加极端。冰芯记录以及曾经的内陆大湖水面下降的证据表明,在人类到达之时,这里的气候已非常干燥。

  但相关分析也表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也可能是巨型动物灭亡的根源。

  澳大利亚中南部一些巨型禽鸟的消失可能归结于一些人类活动,但现在我们了解到,其灭绝时间与不断升级的气候恶变重合。

  迄今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对于人类到达之前尚存在的一些物种,人类活动对其灭绝的影响不能完全忽视,虽然有待论证。现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Sahul大陆上巨型动物的陆续灭绝是在无情、不稳定的气候下持续了数千数万年,人类第一次涉足于此的时候,气候已开始急剧恶化。(译文/Viki)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